黑茶农业网 —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!

河蟹“水瘪子”有得治?!光合细菌+氨基酸泼水就可以?

来源:互联网时间:2023-09-08 08:28:27标签: 螃蟹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:黑茶农业网 > 养殖技术 > 手机阅读
 近年来,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等地的中华绒螯蟹(俗称河蟹、大闸蟹)养殖户可谓受够了“水瘪子”的气,壳内空瘪、肌肉消瘦、脏器萎缩,不仅影响产量,而且影响卖相,还更容易发病死亡。“水瘪子”现象引起行业人士广泛讨论,但至今对发病原因仍旧莫衷一是。



就在长江中下游河蟹养殖户为“水瘪子”犯愁时,位于南方锯缘青蟹核心养殖区广东广州南沙区的汤晓,却用一招就搞定了类似的问题。

汤晓在当地开了一家名为“惠乐渔药”的水产动保药店,对虾蟹养殖及病害防控有着近十年研究经验。据他介绍,“水瘪子”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河蟹,青蟹当中也时有发生,不过广东这边的养殖户不叫“水瘪子”,他们叫“水蟹”,意为青蟹当中最次最低劣的一种,肉少难剥,蟹肚子里鼓鼓的都是水。

汤晓分析,其实无论是河蟹的“水瘪子”,还是青蟹的“水蟹”,都是相类似的一种症状,根源是池塘生态链缺失,生态平衡被打破,水产动物营养失衡。起因则是低溶氧、应激和细菌感染共同造成的,最终表现为吃料不大、没肉、空瘪等现象。

汤晓经过多年实践,总结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案,使用后能很快缓解“水瘪子”现象。他的方案是:光合细菌+氨基酸泼水。他选择的具体产品和用法是:“丰虾素”(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)2瓶(10L/瓶)+“浓缩型氨基酸绿藻素”(广东省新的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)1瓶(20L/瓶),可用10亩,使用两次以后既可明显看到效果。

另外,如果搭配底层鱼改底,如每40亩青蟹塘套养东北鲫1000~2000尾,同时坚持全程每隔7天按上述方案泼水一次,则全程无发现“水蟹”现象,同时其他病害也基本没有发生。汤晓表示,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修复池塘生物链,保持生态平衡,避免水产动物营养失衡。

上一篇竹鼠养殖的几个要点,促进竹鼠健康的措施

下一篇河蟹池杀纤毛虫比什么都重要

养殖技术本月排行